Monday, June 30, 2008

尊重多元文化 • 尊重反箕纹

当我第一次逛完Pasar Seni时,我跟朋友说“那里充满了异国风情。”朋友问我“是异国风情吗?这就是马来西亚啊!”我才意识到他说的对,这就是马来西亚!当我们乘搭公共巴士时,乘客中有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;吃早餐时,我们可以选择要Nasi Lemak、云吞面或印度煎饼等等,这就是个多元文化并存展现在民间的生活面。

今年卫塞节,我跟亲人一起到吉隆坡十五碑的一间佛寺,众多不同肤色的信徒在人潮中走动,可以感受到是信仰的力量把大家拉在一起。祭拜和祈福的仪式进行过后,我们和一大群人一起排队等待领饭盒。无意间抬头一望,看到一个屋檐下展示一组本来是中秋节张挂的小灯笼,印上佛教文化的图案和文字。这样独特的节庆装饰,不就是多元文化互相融合一个很好的例子吗?

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,参与并融入不同文化是促进彼此交流最直接的方式。文化的融合需要有人去经营,如何在相互了解、尊重,欣赏中发挥创意需要智慧。皮纹个案的例子中显示指纹中有“反箕纹”的人或许就有这样的天分:

一位华人女大学生,在班上与同学分组进行报告,她喜欢与马来同胞同组,她认为如果只是留在自己的社交圈没什么意思,有机会参与不同文化的生活圈,与其他人合作才有意思。她分享说,当她刚开始主动参与马来同学的圈子时,曾被朋友误解甚至被排挤。但她依然故我,一段时间当大家已经了解她的习性后,才习惯成自然。她也同时能与友族朋友和原本的朋友群维持友好的关系。

同样的,一位印籍男仕喜欢结交华族朋友,兼具“社会型”和“逆思型”的他在朋友群相当受欢迎。他说是因为自小就在华校读书,所以就融入华人朋友群中,当我以为是个人的喜好而喜欢结交不同族群的朋友时,从纹型中却意外的发现这二位朋友的其中一只食指都正好有“反箕纹”。

有趣的是一位编撰马来文和中文字典的学者,也展现这部分的特质。字典是学习的工具,能够自发的深入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,除了具有前瞻性的思维,而其中的过程必也极具挑战。能完成此工程可说是在文化的交流扮演积极的角色。而他的皮纹也有“反箕纹”。

“反箕纹”具有“逆向思考”的特性,这类人会让人觉得比较“另类”“怪胎”,刚开始展现不易被理解却深具意义的行为时,只有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开花结果。